关键词:义务教育 学校名单
2015年12月7日下午,广州市教育局在广州市培正中学召开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色发展现场会。市教育局江东副局长,市教育局基础教育一处、市教研院等有关同志,各区教育局局长、分管局长、科长,市、区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领导,约190人出席了会议。会前,与会人员参观了市培正中学,切身感受了他们的至善至正精神和“红蓝”文化氛围。
会上,通报了97所“第三批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特色学校”名单;为越秀区东风西路小学等11所学校代表授牌;越秀区教育局、番禺区教育局、市培正中学、白云区明日之星艺术小学、黄埔区夏园小学、市绿翠现代实验学校等单位代表依次作经验介绍。市教育局江东副局长提出了今后推进工作的具体要求:
一是要求各单位继续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专家指导培训和现场指导,引导更多的学校创建办学特色;
二是要加大力度,扶持城镇薄弱学校、民办学校、农村学校提炼特色;
三是要引导已经认定为特色学校的学校,进一步提升品质。
一、基本情况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3〕2号)等文件要求,广州市于2013年7月出台了《关于以学校特色发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意见(试行)》,确立“文化立校、特色兴校、质量强校”战略思路和“用标准引领发展、用机构推动发展、用活动促进发展”的实施策略,在全市正式启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色发展工作。自启动以来,经区教育局指导创建——学校申报——区教育局组织评审——区教育局统一推荐——市教育局组织专家核查等程序,广州市教育局共认定三批227所中小学校为“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特色学校”。
二、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亮点
一是系统推进。广州市教育局从行政主导的角度全盘统筹了中小学校特色发展工作,加强专家视导、经费扶持等,推动学校以文化为主线,而非立足于特色项目,来寻找办学特色课程,并逐步上升、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11个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均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全力推动工作。
二是指标体系科学。广州市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创建“特色主题化、文化物象化、课程结构化、项目个性化、校园诗意化”即“五化”特色学校的指标体系。
三是关注弱校和民校。在工作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特别关注薄弱学校和民办学校,在分类指导、结对帮扶、资金支持等方面予以倾斜,以更多地突出和满足其特色发展需要。
四是全面拓展课程资源。广州市鼓励中小学校在创建特色学校过程中,充分挖掘学校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别鼓励学校开发地方资源,如身处农村地区的从化区,自2013年起每年举办一次中小学创意稻草节,将美育课堂延伸至乡土大自然,充实学校的课程资源。
三、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成效
一是注重文化内涵,品质发展。各学校纷纷从学校的历史文化和办学理念开始,丰富内涵,促进学校品质进一步提升。比如,越秀区培正小学大力弘扬百年培正红蓝精神,以勇敢正直的文化内涵打造“红蓝教育”特色课程;南沙区东涌中学提炼出水乡文化主题,打造了水乡生态环境的文化课程……
二是注重文化物象,书香熏陶。各学校非常重视学校的建设及其布局的协调、优美、雅致,重视凸显一草一木、一水一石对师生的熏陶,把学校建设成为诗意化的学校和师生的精神家园。比如,以纪念清代政治家、教育家的康有为纪念小学,以“有为每一天,快乐每一年”为理念,建有康有为大道、康有为纪念馆,并打造“有为课程体系”,办学水平远近闻名。
三是注重主体作用,激发活力。各学校充分发挥办学主体作用,不断提炼、培育、优化学校文化,学校发展活力进一步提升。比如,荔湾区耀华小学结合周边发展玉石市场的地域文化,培育并优化“玉”文化特色,使之从一所不见经传的学校一跃成为荔湾名校,极大地增强了学校后续发展力。老校在优化学校文化之后也同样焕发活力。比如,培正中学创新“至善至正”的学校精神文化,全力打造创新的课堂文化、课延文化、华侨文化、德育文化等。
四是注重帮扶,整体带动。广州在推动“百校扶百校”等帮扶工作中,特别要求支援学校要帮扶受援学校的特色发展工作,并狠抓落实,促进办学水平整体提升。比如,市执信中学对口帮扶从化六中,在较短时间内就帮助从化六中重塑“淳和”文化,凝聚六中人对自己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共同追求。
五是注重办学特色,促进均衡。经过多年的努力,各区在标准化和特色化的建设和督导推动下,一批批老校和新校成为特色学校,一批批薄弱学校(含23所民办学校)也创建成为了特色学校,其办学特色和质量深受师生欢迎,成为市民身边的好学校,均衡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助推2015年全市11个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督导评估。
四、相关问答
(一)广州市创建义务教育阶段特色学校是如何发起的?
推动中小学校特色发展,是新时期教育领域践行科学发展观、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任务和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深化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更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办出特色”的精神,2013年6月,广州市教育局在越秀区东山培正小学召开全市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色发展工作会议,并于7月印发《关于以学校特色发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意见(试行)》,正式启动了学校特色发展工作。
(二)近几年创建特色学校具体情况如何?
2013年,全市有58所学校申报成为“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特色学校”,认定37所;其中,民办学校1所。2014年,有128所学校申报,认定93所;其中,民办学校13所。2015年,有141所学校申报,认定97所;其中,民办学校9所。
(三)上级部门对广州市创建特色学校工作有何评价?有何示范作用?
在2013年现场会上,省教育厅朱超华副厅长为大会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广州市推进学校特色发展工作,他作出了“方向准、有魄力、有高度、能借鉴”的高度评价。他认为,以学校特色发展促进均衡发展,是广州市义务教育战略发展的重要举措,广州市域内的学校特色发展不是定位在学校的项目和活动上,而是定位在学校的办学课程上,抓到了提升办学水平和强化内涵建设的核心。2015年1月,省教育厅第1期简报以《加强文化意识建设特色课程 提升学校品质》为题,、以特色课程为核心载体,鼓励中小学创建特色学校的示范经验。对比国内其他城市,广州的特点在于突出以下两方面:一是强调文化引领。学校办学特色包括特色项目均植根于文化,强调整体育人的意义。二是强调落实到课程,并且要求课程体系化、结构化,突出课程的文化价值和文化意义,以及课程整合对特色提升的核心作用。
(四)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特色学校建设的规划和目标是?
2013年7月出台的《关于以学校特色发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意见(试行)》,已明确:计划通过5至10年努力,形成一批特色明显、有宣传推广价值的办学特色典型,打造一批“特色主题化、文化物象化、课程结构化、项目个性化、校园诗意化”的特色学校,进一步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办学品位,以特色发展助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最终实现促进义务教育总体水平大幅度提高。具体为:到2017年12月,义务教育阶段公办、民办学校均有50%以上经当地区教育行政部门认定成为义务教育阶段特色学校,“一校多特色项目”或“一校一特色”的发展格局全面形成。到2022年,全市有80%以上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成为特色学校。
(五)特色学校能不能一直保持“特色”?
我们要求,各中小学要按照现代学校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从整体上、全局上对特色学校的建设进行长期规划,稳步推进,逐步形成定型和成熟的教育个性,成为学校可传承的育人文化传统,并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稳定。我们相信,各学校也有锻造的力度和细心、百年不变的意志和情怀,保持“特色”,追求稳定的格调和品质。
(六)第三批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特色学校有哪些?
详见下表:
第三批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特色学校认定名单
(总计97所,其中民办9所)
序号 | 区 | 学校名称 | 办学层次 | 办学性质 | 特色课程 |
1 | 越秀区 (共12所) | 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小学 | 小学 | 公办 | 尚德文化 |
2 | 广州市越秀区文德路小学 | 小学 | 公办 | 文德兼修 | |
3 | 广州市第三中学(初中部) | 完全中学 | 公办 | 弘爱教育 | |
4 | 广州市第十六中学(初中部) | 完全中学 | 公办 | 至真文化 | |
5 | 广州市育才中学(初中部) | 完全中学 | 公办 | 红韵育才 | |
6 | 广州市越秀区朝天小学 | 小学 | 公办 | “同文”课程 | |
7 | 广州市恒福中学(初中部) | 完全中学 | 公办 | 幸福成长 | |
8 | 广州市越秀区雅荷塘小学 | 小学 | 公办 | 雅荷课程 | |
9 | 广州市越秀区育才实验学校 | 初中 | 民办 | 红棉文化 | |
10 | 广东华侨中学(初中部) | 完全中学 | 公办 | 华侨文化 | |
11 | 广州市长堤真光中学 | 初中 | 公办 | “世之光”文化 | |
12 | 广州市越秀区铁四小学 | 小学 | 公办 | 生命教育 | |
13 | 海珠区 (共10所) | 广州市蓝天中学 | 初中 | 公办 | 翱翔教育 |
14 | 广州市海珠区瀛洲小学 | 小学 | 公办 | 正心教育 | |
15 | 广州市北大附中为明广州实验学校(小学初中部) | 十二年一贯制 | 民办 | 兼容教育 | |
16 | 广州市晓园中学 | 初中 | 公办 | 陶养教育 | |
17 | 广州市海珠区基立道小学 | 小学 | 公办 | 立道教育 | |
18 | 广州市海珠区万松园小学 | 小学 | 公办 | 松品教育 | |
19 | 广州市海珠区邓世昌纪念小学 | 小学 | 公办 | 致远教育 | |
20 | 广州市绿翠现代实验学校 | 初级中学 | 公办 | 精进教育 | |
21 | 广州市海珠区南武实验小学 | 小学 | 公办 | 弘毅教育 | |
22 | 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路小学 | 小学 | 公办 | 知行教育 | |
23 | 荔湾区 (共9所) | 广州市美华中学 | 初级中学 | 公办 | 美华文化 |
24 | 初级中学 | 公办 | 嘉庚课程 | ||
25 | 广州市荔湾区沙面小学 | 小学 | 公办 | 协同教育 | |
26 | 广州市荔湾区西关培正小学 | 小学 | 公办 | “善正”文化 | |
27 | 广州市荔湾区龙津小学 | 小学 | 公办 | “龙腾”课程 | |
28 | 广州市荔湾区芳村小学 | 小学 | 公办 | 崇真教育 | |
29 | 广州市荔湾区立贤学校 | 九年一贯制 | 民办 | 立贤课程 | |
30 | 广州市荔湾区鸿图苑小学 | 小学 | 公办 | 红棉文化 | |
31 | 广州市荔湾区华侨小学 | 小学 | 公办 | 侨韵文化 | |
32 | 天河区 (共11所) | 广州市长兴中学 | 初中 | 公办 | 水石融合 |
33 | 广州市第一一三中学陶育实验学校 | 九年一贯制 | 公办 | 陶养教育 | |
34 | 广州市天河中学猎德实验学校 | 九年一贯制 | 公办 | 立人教育 | |
35 | 广州市天河区昌乐小学 | 小学 | 公办 | 七巧板课程 | |
36 | 广州市天河区长兴小学 | 小学 | 公办 | 美乐教育 | |
37 | 广州市天河区车陂小学 | 小学 | 公办 | 东坡文化 养正教育 | |
38 | 广州市天河区员村小学 | 小学 | 公办 | 行快乐教育 育阳光少年 | |
39 | 广州市华美英语实验学校 | 九年一贯制 | 民办 | 华美教育 | |
40 | 广州市天河区明珠中英文学校 | 九年一贯制 | 民办 | “砺珠”特色课程 | |
41 | 广州市泰安中学 | 初中 | 公办 | “追梦教育”课程 | |
42 | 广州市天河区骏景小学 | 小学 | 公办 | 生本骏景 激扬生命 | |
43 | 白云区 (共7所) | 广州市白云区明日之星 艺术小学 | 小学 | 民办 | 和美教育 星光熠熠 |
44 | 广州市白云区槎龙镇泰小学 | 小学 | 公办 | 尚善槎溪 | |
45 | 广州市白云区黄边小学 | 小学 | 公办 | 三童教育 | |
46 | 广州市白云区握山小学 | 小学 | 公办 | 山品教育 | |
47 | 广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 初中 | 公办 | 信雅达特色课程 | |
48 | 广州市白云区神山中学 | 初中 | 公办 | 和融文化 | |
49 | 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小学 | 小学 | 公办 | 本源特色课程 | |
50 | 黄埔区 (共12所) | 广州市黄埔区夏园小学 | 小学 | 公办 | “大敬”教育 |
51 | 广州市黄埔区文船小学 | 小学 | 公办 | 远航教育 | |
52 | 广州市黄埔区港湾小学 | 小学 | 公办 | 扬帆教育 | |
53 | 广州石化小学 | 小学 | 公办 | 动力教育 | |
54 | 广州市黄埔区深井小学 | 小学 | 公办 | 古风新韵 | |
55 | 广州市黄埔区姬堂小学 | 小学 | 公办 | “荷品·诗意” | |
56 | 广州市黄埔区港湾中学 | 初中 | 公办 | 扬帆起航课程 | |
57 | 广州市第一二三中学 | 初中 | 公办 | 和文化 | |
58 | 广州市萝岗区九佛第二中学 | 初中 | 公办 | 毓智 毓雅 毓能 | |
59 | 广州开发区第一小学 | 小学 | 公办 | 育心教育 | |
60 | 广州市萝岗区香雪小学 | 小学 | 公办 | 香雪教育 | |
61 | 广州市萝岗区东区小学 | 小学 | 公办 | 朱子文化 | |
62 | 番禺区 (共10所) | 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 西村育才小学 | 小学 | 公办 | 风·雅教育 |
63 | 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中心小学 | 小学 | 公办 | 和美教育 | |
64 | 广州市番禺区钟村中心小学 | 小学 | 公办 | 真人教育 | |
65 | 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中心小学 | 小学 | 公办 | 树人教育 | |
66 | 广州市番禺区南村中学(初中部) | 完全中学 | 公办 | 正德厚生 | |
67 | 广州市番禺区洛浦沙溪小学 | 小学 | 公办 | 角色教育 | |
68 |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东城小学 | 小学 | 公办 | 军魂育人 | |
69 | 广州市番禺区北师大 南奥实验学校 | 九年一贯制 | 民办 | 卓雅教育 | |
70 | 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前锋小学 | 小学 | 公办 | 诗意前锋 | |
71 | 广州市番禺区祈福英语实验小学 | 小学 | 民办 | 海洋文化 | |
72 | 花都区 (共8所) | 广州市花都区圆玄中学(初中部) | 完全中学 | 公办 | 本真教育 |
73 | 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云山学校 | 九年一贯制 | 公办 | 阳光教育 | |
74 | 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赤坭圩小学 | 小学 | 公办 | 红土文化 | |
75 | 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花侨小学 | 小学 | 公办 | 情系侨心 | |
76 | 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培新初级中学 | 初中 | 公办 | 共生教育 | |
77 | 广州市花都区花城街杨屋第一小学 | 小学 | 公办 | 君子教育 | |
78 | 广州市花都区新晖学校 | 九年一贯制 | 民办 | 仁善教育 | |
79 | 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炭步初级中学 | 初中 | 公办 | 真我风采 | |
80 | 南沙区 (共7所) | 广州市南沙第一中学(初中部) | 完全中学 | 公办 | 海洋文化 |
81 | 广州市南沙鱼窝头中学(初中部) | 完全中学 | 公办 | 弘毅教育 | |
82 | 广州市南沙潭山中学 | 初中 | 公办 | 博雅艺术 | |
83 | 广州市南沙区实验小学 | 小学 | 公办 | 雏鹰展翅 | |
84 | 广州市南沙区南涌小学 | 小学 | 公办 | 灵动教育 | |
85 | 广州市南沙区大同小学 | 小学 | 公办 | 同心教育 | |
86 | 广州市南沙鱼窝头第二中学 | 初中 | 公办 | 励志教育 | |
87 | 从化区 (共5所) | 广州市从化区西宁小学 | 小学 | 公办 | 经典伴我行 |
88 | 广州市从化区鳌头镇中心小学 | 小学 | 公办 | 博雅教育 | |
89 | 广州市从化区鳌头镇人和小学 | 小学 | 公办 | 养正教育 | |
90 | 广州市从化区太平镇中心小学 | 小学 | 公办 | 暖心教育 | |
91 | 广州市从化区良口镇善施学校 | 小学 | 公办 | 善施教育 | |
92 | 增城区 (共6所) | 广州市增城区清燕小学 | 小学 | 公办 | 幸福教育 |
93 | 广州市增城区挂绿小学 | 小学 | 公办 | 绿美教育 | |
94 | 广州市增城区正果中学 | 初中 | 公办 | 奋进教育 | |
95 | 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中心小学 | 小学 | 公办 | 礼文化、悦教育 | |
96 | 广州市增城区小楼镇中心小学 | 小学 | 公办 | 仙姑故里、绿色教育 | |
97 | 广州市增城区华侨中学 | 初中 | 公办 | 华侨文化、发展教育 |
(本文转自“广州教育”微信公众号)
新朋友请点击大标题下方蓝字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马上关注,喜欢的朋友请点赞并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