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画印联律专刊》第一期
本期最佳对句
一、
瑞雪铺成银世界,【莲翁出句】
春花点就锦乾坤。(莲翁对句)
彩霞绘就锦乾坤。(玉对句)
祥云笼罩锦山川。(王焱对句)
祥光普照秀山河。(山后老羊对句)
二、
春来杏苑蜂为客; 【莲翁出句】
秋染枫林雁谢巢。 (莲翁对句)
冬至京城雪扣门。(小玉对句)
月照桐林凤落巢。(王焱对句)
三、
唱罢春歌莺谢幕;【莲翁出句】
吟成秋韵燕还乡。(莲翁对句)
穿开柳浪燕登台。(小坤对句)
吟来秋赋月登台。(玉对句)
衔来锦色燕归巢。(王焱对句)
下期出句:
1、莲塘水浅新荷小;
2、闲吟把酒斟春色;
3、枝摇蝉不语;
《诗书画印联律专刊》第1期点评
一、瑞雪铺成银世界; 【莲翁出句】
飘飘瑞雪铺满了整个世界,银山玉树琼楼一片银装素裹的大千气象。 出句的声律:仄仄平平平仄仄;
句子的词性结构:形+名+联动+名+名。
句子的节拍:瑞雪//铺成//银//世界;
对句的声律宜为:平平仄仄仄平平。
对句—1:
瑞雪铺成银世界;(莲翁出句)
彩霞绘就锦乾坤。(玉对句)
彩,仄声字,第一字位可从宽。节拍一致,词性对应。出句中的银和对句中的锦都同是名词,但是在出句或者是对句中都借作形容词来使用了。 联意大好,赞一个。
莲翁诗赞:
瑞雪铺成银世界,
彩霞绘就锦乾坤。
丹青莫若天公赐 ,
气象万千日日新。
对句—2:
瑞雪铺成银世界; (莲翁出句)
祥云织就新生活。 (小坤对句)
小坤没有仔细认真的看就发出来了吧?词性、节拍都很不错,然而只是一个“新”字使用不当就坏了。新,平声字。“新生活”三个字的声律是:平平平。三平尾(也可称之:尾三平)联律的大忌。修改一下。“祥云织就”不动,后面的三个字的声律须为:“仄平平”。 好生活,联意还可以。“美前程”,联意要好一些。“秀山河”联意更佳。
瑞雪铺成银世界, (莲翁出句)
祥云织就秀山河。 (小坤对句)
对句—3:
瑞雪铺成银世界; (莲翁出句)
祥云笼罩紫金山。 (王焱对句)
律正、词性对应。 联意好,赞一个。紫金山对银世界,粗粗一看很对应,仔细一分析就会发现不足之处了。紫和银都属于形容颜色的词汇,没有问题。金山对世界就有些太小了。换做“丽山川”会好一些。
对句一一4:
瑞雪铺成银世界; (莲翁出句)
祥光普照秀山河。 (老羊对句)
律正。工整。联意佳。与出句承上启下,前后呼应。出句里的“银”虽然是个名词,可是在这个句子里却是当做形容词来使用的,表示“银色的世界”。对句中的“秀”本身就是一个形容词,秀对银,很工整。
名词之所以能够当做形容词使用,这是因为汉语有不少词具有多种词性(称为“兼类”),如“红花”的“红”是形容词,“分红”的“红(红利)”是名词。
有时根据上下文语义不同而多解,如“红眼”的“红”通常理解为形容词,但在“动不动就红眼”中“红”又是动词。
在诗词对联中,词类活用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词类活用不是词的兼类。活用是指原属于甲类的词,在特殊的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用作乙类词,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点。
《诗书画印副刊》学员作品
瑞雪铺成银世界;(莲翁出句)
寒梅点缀锦江山。(千仞对句)状元
瑞雪铺成银世界;(莲翁出句)
清风涤就朗乾坤。(再举对句)榜眼
瑞雪铺成银世界;(莲翁出句)
红梅装点美山河。(山人对句)探花郎
瑞雪铺成银世界;(莲翁出句)
春光绣出锦江山。(雅对句)
瑞雪铺成银世界;(莲翁出句)
金霞染就秀乾坤。(雅对句)
瑞雪铺成银世界;(莲翁出句)
暖阳照耀锦山河。(月影对句)
瑞雪铺成银世界;(莲翁出句)
祥云笼罩锦江山。(雅对句)
瑞雪铺成银世界; (莲翁出句)
繁花绘就锦河山。 (再举对句)
瑞雪铺成银世界;(莲翁出句)
春光洒满绿山河。(绿叶对句)
二、 春来杏苑蜂为客; 【莲翁出句】
出句的联意:春天的杏园里开满了花,邀请蜜蜂来到这里做客。
出句的声律:平平仄仄平平仄;
句子的词性结构:名+动+联名+名+动+名。
句子的节拍:春//来//杏苑//蜂//为客;
对句的声律宜为:仄仄平平仄仄平。
对句—1、
春来杏苑蜂为客; (莲翁出句)
冬至京城雪做媒。 (小玉对句)
声律对仗、词性对应、节拍一致。雪做媒,稍欠。雪给谁做媒哪?没有交代清楚。总不会把京城与冬天捆绑在一起吧!!做媒改为“做宾”、“叩门”、“上门”都可以。
春来杏苑蜂为客; (莲翁出句)
冬至京城雪叩门。 (玉对句)
对句—2、
春来杏苑蜂为客; (莲翁出句)
雪舞梅园花当家。 (小坤对句)
律正、节拍一致。“当”平仄两用,在这个句子里读“去声(第四声)”例如:当铺、典当、当作、当天。 当,当作的意思。 梅林里的梅花盛开,瑞雪飘飘落下与梅花混成一色。雪花和梅花都把梅林当做了家。所以才有了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千古绝句。这个对句只是“梅园”二字用的不妥。出句使用的是“杏苑”,你再使用“园”字就有了合掌之嫌。合掌===对句的联意与出句的联意之间不能太近,太近了叫做合掌。
例如:大海==小溪,
大海==明湖,
大海==清池 海是水,溪、湖、池,也是说水,这就叫合掌。杏苑==梅园,也是合掌。 “梅园”换成“梅林”或是“梅山”都可以。但是“花当家”尾三平,不可以。
对句—3、
春来杏苑蜂为客;(莲翁出句)
冬去桐林凤还巢。(王焱对句)
联意非常好。声律对仗、词性对应、节拍一致。“冬去”对“春来”是没有问题的,只是显得略有些生硬。春夏秋冬属于季节时令词,然而同属于季节时令词范围内的一共是十六个分别是:春、夏、秋、冬、年、月、日、早、晚、晨、晓、暮、夜、旦、夕、昏。此句要是写作“月照桐林凤还巢。”就是一个最佳对句了。
对对联一定要灵活地使用词汇。
王焱改句:
春来杏苑蜂为客, (莲翁出句)
月照桐林凤落巢。 (王焱对句)
对句一一4
春来杏苑蜂为客;(莲翁出句)
夏到荷塘燕作宾。(老羊对句)
律正、工整。联意也不错,只是“夏到”二字使人感觉有“硬对”之嫌。什么叫做“硬对”?“硬对”就是生拉硬套的意思。尤其是在对带有“春(平声字)”字的句子,有些朋友为了使用仄声字相对,就生生的使用这个“夏”字。还有些朋友对“春来”,非要使用“夏去”,即使对出句子也会让人读起来感觉不舒服。虽然没有问题,只是显得略有些生硬。
《诗书画印副刊》学员作品
春来杏苑蜂为客;(莲翁出句)
雨润桃山蝶探亲。(再举对句)状元
春来杏苑蜂为客; (莲翁出句)
雨过桃园蝶做媒。(竹上三竿对句)榜眼
春来杏苑蜂为客;(莲翁出句)
夏至莲塘蛙作东。(千仞对句) 探花郎
春来杏苑蜂为客;(莲翁出句)
月访荷塘鱼飨宾。 (雅对句)
春来杏苑蜂为客;(莲翁出句)
雾润花芯露奉茶。(山人对句)
春来杏苑蜂为客,(莲翁出句)
月落荷塘鲤做朋。(绿叶对句)
三、唱罢春歌莺谢幕; 【莲翁出句】
春天就像一个大舞台,百花齐放,百鸟争鸣。黄莺唱完之后鞠躬谢幕飞走了。
出句的声律:平平仄仄平平仄;
句子的词性结构:联动+联名+名+动+名。
句子的节拍:唱罢//春歌//莺//谢幕;
对句的声律宜为:平平仄仄仄平平。
对句—1、
唱罢春歌莺谢幕; (莲翁出句)
吟来秋赋月登台。 (小玉对句)
声律对仗、词性对应、节拍一致。联意大好。“来”字宜换个“成”字。词性不变,然而意义就有所不同了。“吟成秋赋”
唱罢春歌莺谢幕; (莲翁出句)
吟成秋赋月登台。 (小玉对句)
对句—2、
唱罢春歌莺谢幕; (莲翁出句)
穿开柳浪燕登台。(小坤对句)
声律对仗、词性对应、节拍一致。联意大好。赞一个!! ! 莲翁诗赞:
唱罢春歌莺谢幕;
穿开柳浪燕登台。
花香鸟语山河秀,
人尽其能物尽材。
对句—3:
唱罢春歌莺谢幕;(莲翁出句)
风流羽衣燕归来。(王焱对句)
此对句不妥,“风流”对“唱罢”唱是动词,风是名词,两者失对。对句中的“衣(平声字)”与出句中的“歌(平声字)”粘韵。
王焱改联:
唱罢春歌莺谢幕;(莲翁出句)
衔来锦色燕归巢。(王焱对句)
对句——4、
唱罢春歌莺谢幕; (莲翁出句)
临摹秋色雁声明。 (老羊对句)
律正。谢幕,谢是动词,幕是名词,“谢幕”类属动宾词组, “声明”是联动词组,后面没有宾语,那么你要“声明”的内容是什么?在这个对句里“声明”找不着对象。结论就是:对句与出句不对应。
对句——5、
唱罢春歌莺谢幕;【莲翁出句】
酿成花酒蝶寻香。【王焱对句】
对句——6、
唱罢春歌莺谢幕;【莲翁出句】
梳成秀发柳登台。【王焱对句】
对句——7
唱罢春歌莺谢幕;【莲翁出句】
撩开云幛月登台。【王焱对句】
《诗书画印副刊》学员作品:
唱罢春歌莺谢幕;【莲翁出句】
迎来夜色蛐开腔。【再举对句】 状元
唱罢春歌莺谢幕; 【莲翁出句】
掀开雨幔燕登台。【向生对句】 榜眼
唱罢春歌莺谢幕;【莲翁出句】
谱成夏曲蝘开喉。【山人对句】 探花郎
唱罢春歌莺谢幕;【莲翁出句】
书成人字雁还乡。【相如对句】
唱罢春歌莺谢幕;【莲翁出翁】
吟成秋赋雁还乡。【千仞对句】
唱罢春歌莺谢幕;【莲翁出句】
织成夏梦雨敲莲。【雅对句】
唱罢春歌莺谢暮; 【莲翁出句】
裁开柳浪燕穿云。【春草对句】
唱罢春歌莺谢幕; 【莲翁出句】
迎来喜雨柳更衣。【绿叶对句】
唱罢春歌莺谢幕;【莲翁出句】
穿开苇浪雁归途。【竺上三竿对句】
欢迎大家加入诗书画印群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我的微信,添加请注明:诗书画印